何麗純 何國華高爾夫體育基金會董事長
![]() |
當我們處在一個習慣「立竿見影」的時代,若有人投入需要長期耕耘、才能有所收穫的事業,那真的是不可思議。但對何麗純來說,投身推廣高爾夫運動,讓智力障礙人士藉由參與體育賽事、進而肯定自我,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我常和我的員工說,也許在他人眼中我做很多看起來很傻、很沒有價值的事,但是教育是百年大計,若不去做的話才是浪費老天給我的天賦。」
高爾夫既是選手一個人的表現,但也是和桿弟一起合作的團隊運動。「好的桿弟,就是給選手分析、建議,無論就地形、風勢、風速等等因素,但最後做出決定的是選手,而桿弟是應該要給予全部的支持。」何麗純說,如果桿弟沒辦法持選手的決定,「整場球賽就變成選手與桿弟兩人之間的較勁。」這道理在職場上也適用,「和主管開會的時候,員工提出各種利弊得失,但最後做了決定 就是要整個團隊去執行,不能變成『我就是要堅持我的主張』,那會變成個人和團隊的抗爭。」
在擔任高爾夫教練的過程中,何麗純體驗到「情緒管理」與「心靈環保」彼此共通的心領神會。
「因為當你情緒越不好,球也打得越不好, 所以會告訴學生如何在情緒混亂的時候,盡量遠離負面,回到開心的情緒。就算小白球掉入水裡,那就『好吧,球掉進水裡了』,而不要生氣大吼大叫『怎麼掉進水裡了』。」
而這點恰好也和聖嚴法師所說的「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不謀而合,
「在困境中把情緒維持在正面的能量,這樣雨過就會很快天青,因為你是境隨心轉;如果你的心都不會轉的話,境也不會轉,就會不斷抱怨自己的人生是黑白的。有的人一輩子都在抱怨,反而忘記了自己能力在哪裡。」
她認為心靈、智慧的成長有如儲蓄,必須一點點去累積儲存,那是我們可以從飛逝的時光中替自已贏得的成就:「如果你每天沒有練習,我不認為等老了或某一天,就自動自發擁有這些智慧、就能很冷靜面對天大的事情,因為冷靜、沉穩是一天天累積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