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由這樣的新聞看下來
政策的發展以及對外的態度
可以稍微了解歐盟現在正在進行的事件以及態度
甚至可以揣測未來的國際情勢
畢竟現在世界主要的角色是歐盟與美國...還有逐漸崛起的大陸
新聞都是用google alert蒐集來的
因為太忙了,沒時間每天看
就一次把好多新聞彙整起來看,也蠻有趣的
大多是大陸新聞或是BBC的新聞
沒時間做引用的動作,如有侵權多包含
。歐盟外長討論恢復援助巴勒斯坦
歐洲聯盟25國的外長15日在布魯塞爾舉行一天的會談,預料將討論可能解除對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援助禁令的問題。
歐盟外長希望,巴勒斯坦新政府擬訂的政治方案,可以讓歐盟、俄羅斯、聯合國和美國,重新參與巴勒斯坦事務。
而為了化解巴勒斯坦的財務危機,歐盟的25國外長可能同意恢復一項臨時機制,繞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而提供援助款項。
繼「哈瑪斯」運動組織於3月主政後,西方凍結對巴勒斯坦政府的援助,要求該激進回教團體放棄暴力、承認以色列,並且同意遵守過去的和平條約。
阿巴斯說,他希望在不久正式指示哈瑪斯總理哈尼亞組成新的團結政府,證實哈尼亞依然將主導新的聯合內閣。
。歐盟宣佈延長對巴勒斯坦援助國際臨時機制期限
新華網布魯塞爾9月15日電(記者 尚緒謙) 歐盟外長會議15日批准將旨在繞過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直接向巴勒斯坦人民提供援助的國際臨時機制的期限延長3個月。
哈馬斯上臺執政後,歐盟委員會中止了對巴勒斯坦政府的直接援助,轉而建立了一個能夠繞過哈馬斯政府的國際臨時機制。該機制在6月份的歐盟首腦會議上得到批准,並於7月份開始實施,為期3個月。
當天的歐盟外長會議批准將國際臨時機制的期限再延長3個月。歐盟負責對外關係和歐洲睦鄰政策的委員貝妮塔·費雷羅-瓦爾德納女士在當天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解釋說,歐盟需要這一機制繼續對巴勒斯坦人民提供援助。
歐盟正在期待由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與哈馬斯組成聯合政府,從而消除與巴勒斯坦政府接觸的障礙。當天的歐盟外長會議對巴勒斯坦兩派別組建聯合政府的消息表示歡迎,敦促聯合政府接受中東問題有關四方(歐盟、美國、俄羅斯、聯合國)對哈馬斯政府提出的三項原則:承認以色列;承認現有的國際協定;放棄武力。
主持此次歐盟外長會議的芬蘭外長圖奧米奧亞在記者招待會上暗示,歐盟主要看重聯合政府的立場,哈馬斯作為一個派別是否接受三原則並不重要。他同時宣佈,歐盟方面已邀請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下周在紐約與歐盟外長舉行磋商。
費雷羅-瓦爾德納認為,雖然巴兩派別達成的組建聯合政府的細節尚未公佈,但組建聯合政府本身是一個進步。她呼籲各方充分利用國際臨時機制,並再次敦促以色列恢復向巴勒斯坦移交代收稅款。
此次歐盟外長會議還就目前巴勒斯坦境內令人擔憂的人道形勢發表聲明,敦促巴勒斯坦派別停止暴力活動,呼籲以色列停止在巴境內的軍事行動。聲明重申,除非以巴雙方達成協定,歐盟不會承認1967年以後的邊界。聲明歡迎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和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儘快舉行會談,以便重啟以巴和談。
。歐盟將提供10億歐元幫助中美洲國家發展
新華網巴拿馬城9月13日電(記者鄭朝京)歐盟在中美洲地區的代表弗蘭切斯卡·莫斯卡13日在巴拿馬城召開的歐盟與中美洲協會論壇上表示,歐盟將在未來7年內提供10億歐元用於中美洲國家的發展。
莫斯卡在論壇開幕式上宣佈,歐盟將在2007年到2013年間向巴拿馬、哥斯達黎加、尼加拉瓜、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和危地馬拉提供10億歐元無償援助,促進這些國家的社會與政治發展。
莫斯卡強調,歐洲非常關注中美洲國家在民主化進程、消除貧困、打擊犯罪和反對恐怖主義方面的發展。
中美洲國家政府代表、中美洲議會成員、歐洲議會議員以及一些社會團體和非政府組織的負責人參加了本次為期兩天的論壇。與會者將就歐盟與中美洲地區間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展開討論。(完)
。美國反對歐盟恢復援助巴勒斯坦
美國敦促歐洲聯盟不要急于作出恢復對巴勒斯坦提供經濟援助的決定。
記者說,美國堅持凍結對巴勒斯坦的援助,顯示出美國與歐洲在這個問題上的分歧。
西方各國在今年1月哈馬斯組織贏得大選得以組建政府之后切斷了對巴勒斯坦的直接援助。這是因為哈馬斯拒絕譴責暴力以及不承認以色列的存在的權利。
歐洲聯盟成員國的外交部長周五(15日)在布魯塞爾開會,預計將對哈馬斯同意與法塔赫組織聯合政府表示歡迎。
法國外長說,一個考慮到國際目標的新政府將會是一個重大進展,因此目前應該檢討對巴勒斯坦當局的抵制政策。
預料歐盟的會議將重啟一些特殊措施,透過這些措施把援助資金直接流向巴勒斯坦人民,而不需要經過哈馬斯。
聯合國與救援機構警告說,對巴勒斯坦的制裁導致當地的經濟几近崩潰。哈馬斯政府至今仍無法正常地向17萬公務員發放工資。
。歐美是否恢復直接援助巴勒斯坦仍有待觀察
【大紀元9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特稿)調停中東衝突的美國、歐洲聯盟、俄羅斯與聯合國一致支持巴勒斯坦成立全國團結政府的構想,並將透過避開哈瑪斯集團領導的巴勒斯坦政府的管道加強間接援助。但因哈瑪斯仍然致力摧毀以色列,美國與歐盟是否恢復直接援助讓巴勒斯坦擺脫經濟困局還有待觀察。
以色列、美國和歐盟列為恐怖組織的哈瑪斯集團贏得今年初的自治議會選舉在三月底組閣執政後,堅持拒絕放棄武力並承認以色列,美國與歐盟已在四月上旬中止提供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一年十億美元的直接援助,以色列也暫停轉移每月大約五千萬美元的代收稅款。
此一制裁使哈瑪斯領導的巴勒斯坦政府無法支付大約十六萬五千名公職人員的薪資,導致大部分政府員工進行罷工抗議。
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最近在一份報告中說,經濟制裁已使巴勒斯坦經濟「瀕於崩潰邊緣」,三分之二家庭都在貧窮線下掙扎求生,貧窮仍在繼續擴大、深化。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十一日宣布,他領導的法塔組織已與哈瑪斯集團就合組政府的原則達成協議。他希望聯合政府的組成會促使西方解除制裁。
哈尼雅總理表示:「全世界都應當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願望,無論那是一個全國團結政府或一種色彩的政府。」
他們也呼籲所有公職人員停止罷工。巴勒斯坦民眾都歡迎此一宣布,希望這會終止他們受到的國際孤立,並導致西方恢復援助。
但是以色列與美國都對巴勒斯坦籌組聯合政府的構想表示懷疑。
以色列外交部長李夫尼說,巴勒斯坦新政府必須承認以色列並放棄暴力。「主要的問題是,我們在此看到的是一個真正的改變或是試圖以低價取得聯合國的入場券?」
美國主管近東事務助理國務卿威爾希指出,華府只會與做到調停衝突四方所訂三條件--放棄暴力、承認以色列與遵守過去的以巴協議--的新團結政府打交道。「根據我們截至目前的了解,它並不符合此一標準」。
英國首相布萊爾十日訪問西岸地區時曾說,承認以色列的一個團結政府會讓捐款國結束讓巴勒斯坦癱瘓的援助抵制。
但是哈瑪斯發言人朱瑞十一日表示:「我們絕不會承認占領的合法性」。
阿巴斯十九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與以色列外長李夫尼會談時指出,法塔組織與哈瑪斯尋求組成的全國團結政府會承認以色列的合法地位。
在哈瑪斯贏得自治議會選舉後,以色列大致已停止與巴勒斯坦官員接觸。在聯合國總部的一小時會談是五個月來李夫尼首次與阿巴斯會面。
阿巴斯二十日呼籲布希總統恢復巴勒斯坦政府迫切需要的美國援助與支持,調停衝突四方的外交部長隨即在當天下午評估中東和平路線圖的進展後發表聲明說:「希望這種(全國團結)政府的平台會反映調停衝突四方的原則,並允許及早交往。」
聲明中並要求以色列轉移五億美元代收稅款,同時支持歐盟延長透過非政府組織提供巴勒斯坦人道援助的計畫三個月並予擴大。
以色列聯合黨國會議員史泰尼斯旋即抨擊此一聲明說:「全世界正在擁抱要求消滅以色列的一個恐怖分子政府。」
曾任外長的聯合黨國會議員夏洛姆形容調停衝突四方的聲明是「外交雪崩」,也批評它們改變立場卻未先與以色列諮商。
以色列官員表示,他們對華府接受調停中東衝突夥伴的決定感到意外,這象徵美國的立場已顯著軟化。
阿巴斯二十二日告訴聯合國大會,計劃成立的巴勒斯坦全國團結政府會符合調停衝突四方的要求。他說,任何巴勒斯坦新政府都會承認以色列。
他提到一九九三年巴勒斯坦與以色列領袖間的書信往來說:「這兩封信包含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與以色列相互承認、拒絕暴力、以及要求談判達成巴勒斯坦獨立建國與以色列並存的永久解決。」
阿巴斯表示:「我只希望明天比今天更好。我希望巴勒斯坦獨立並享有主權...不要讓(作為和平象徵的)橄欖枝由我的手上掉落。」
但是可能受命領導新政府的哈尼雅曾說,巴勒斯坦政府不會尋求與以色列進行和平談判,他不反對阿巴斯透過巴解組織與以色列談判,不過任何協議都必須獲得哈瑪斯握有多數議席的自治議會批准。
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6/9/22/n1463094.htm
。巴洛索:歐盟未來擴大必先解決制度問題
中央社 2006-09-23 02:35
(中央社記者唐秉鈞布魯塞爾二十二日專電)歐洲聯盟執委會主席巴洛索今天表示,未來歐盟擴大有賴先解決歐盟制度的問題,他並承諾,執委會將在解決這一問題上,扮演好它的角色。
巴洛索是在柏林IBF Bertelsmann 論壇發表演講時,做出以上表示。演講內容歐盟執委會己在布魯塞爾發佈。
巴洛索指出,前年歐盟的擴大進程已團結了歐洲,而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的即將入盟,已使歐盟壯大並將在未來更強大。
不過,他同時指出,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入盟後,歐盟任何進一步的擴大進程,端視能否解決歐盟制度的問題。
因持續擴大,歐盟原有的制度架構已不敷所需,而擬議中對舊有歐盟制度進行改革、俾使歐盟機構能有效運作的歐盟憲法,卻因法國與荷蘭的反對陷入僵局。
巴洛索認為,歐盟需要更有效的決策架構及更透明化的制度與更契合的對外關係,「因此,執委會支持歐洲憲法的原則、價值及其實質內容」。他並期望解決歐盟憲法僵局的進程,能在今後德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時,能有進一步的發展。
演講中,巴洛索並認為,歐盟會員國應在能源及移民政策上進行更密切的合作,並指出,歐盟經濟雖已好轉,但卻無自滿的空間,同時面對全球化也應做好準備。950922。
。離開還是留下 歐盟東擴愛爾蘭中國移民生存加壓
根據美國一家知名金融機構的調查,愛爾蘭被列為世界第三個最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實體國家,在2005年初的排名中,愛爾蘭國民經濟整體競爭實力曾被排在全球160多個國家的第5位,而在隨後的2006年中,愛爾蘭已經成功趕超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兩國,榮登前三位寶座。面對本國經濟如此飛速的發展,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海外移民、淘金者湧入愛爾蘭,他們在這片寶島上尋找著各自的黃金機遇。
移民:愛爾蘭多元文化的色彩
愛爾蘭經濟的崛起同來也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國的移民搶灘登陸這片土地,自從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初,數以幾十萬計的外來移民進入愛爾蘭勞動力市場,以填補愛爾蘭人力資源的不足,這其中有來自歐盟地區的波蘭、義大利、西班牙等國的移民,有來自亞洲的中國、印度及印度尼西亞移民,有來自美洲的巴西、墨西哥等地區移民,一時間世界各國移民匯聚愛爾蘭,將這個擁有幾千年悠久文化歷史的島國充溢著更多現代多元文化的色彩。
統計顯示,全球所有移民中,中國移民和東歐國家移民在愛爾蘭國家人口中佔據了較大比例。據不完全調查顯示,近年來,中國移民佔據愛爾蘭移民總人數的百分之二之多,一躍成為愛爾蘭外種族人口比例最高的民族,中國移民在愛爾蘭大多持有學生簽證,他們勤工儉學,刻苦認真,長期以來受到了當地居民及用人單位的好評,近幾年來,隨著前往愛爾蘭求學的大量中國學生陸續畢業,第一批湧入愛爾蘭求學的部分學子已經成功的由勞力型資本轉型為知識型資本,他們中有進入愛爾蘭企業高層從事管理工作者,有進入世界五大金融財會公司從事金融工作者,有進入愛爾蘭IT行業從事軟體開發及調試工作者,更有自行投資的生意人。他們成功的轉型也將給眾多來自中國的勞力型移民豎立起一個成功的榜樣。
現狀:歐盟東擴,中國移民倍感生存危機
然而成功總是屬於少數群體,大多數中國移民的思維仍就局限在打工生活中,而這種生活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被擠縮的生存空間。由於近兩三年中,歐盟的不斷東擴,捷克、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波蘭、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塞浦路斯和馬爾他等國相繼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加之歐洲經濟東西方不平衡的因素,造成東歐國家大量移民潛入愛爾蘭地區,尋找工作機遇。據不完全統計,第一批東歐數國加入歐盟後的12個月內,共有近6萬名移民工人前往愛爾蘭尋找就業機會,僅波蘭一國的勞動力輸出,就趕超了中國移民在愛爾蘭多年來的人口比例。
越來越多的東歐移民一時間如洪水泛濫般湧入愛爾蘭,並在勞動力市場的搶佔上,形成了強有力的競爭優勢。其具體優勢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東歐國家加入歐盟後,愛爾蘭首先向這些國家及地區開放了勞動力市場,該地區移民可以免簽證自由進入愛爾蘭尋找工作,以填補愛爾蘭國內勞動力不足的現狀。
東歐國家加入歐盟後,該地區移民享有歐盟國家相互間雇用的優先權。雇主在雇傭勞動力的同時首先會考慮被雇傭者的身份問題,在這一問題上,往往他們會優先考慮有合法工作身份的歐盟地區員工而非亞洲或中國地區的員工,同時,這一政策也是對歐盟國家勞動力雇傭上的一種保護措施。
東歐國家加入歐盟後,該地區移民自身英語能力強於亞洲地區的工作者,在這個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中,雇主更希望得到英語能力較強、工作能力突出的勞動者。
東歐國家加入歐盟後,按照愛爾蘭新頒布的法律條款,該地區移民在愛爾蘭工作兩年後,即可享有所有與愛爾蘭人同等的相關福利,其中也包括失業補助。
東歐國家加入歐盟後,東歐移民的湧入有效的緩解了愛爾蘭國內勞動力市場不足的現狀,這一情況的出也促使了當局者改變對非歐盟國家移民工人的一貫政策。
綜上所述,東歐國家移民潮流的湧入無不對中國移民構成一定的威脅,加之數月後,部分東歐列強如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即將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一波未平,一波再起,這將勢必加劇這一問題的嚴重性。事實上,東歐移民對中國移民已經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在愛爾蘭移民局頒發工作簽證這一環節上,愛爾蘭政府對非歐盟地區的移民也做出了相應的限制,即雇主在雇傭非歐盟地區的移民時,必需出示相關證明,說明愛爾蘭及歐盟工人無法勝任此職位,該工作必需雇傭非歐盟國家移民來填補這一空缺後,方可雇傭非歐盟地區移民,如此一來,非歐盟區移民的工作選擇將被限制在極小的一個範圍之內。近年來,部分中國移民感到生存壓力倍增,順勢選擇離開愛爾蘭,另尋創業之路,而仍有部分中國移民透過努力後獲取成功,進入愛爾蘭主流社會,從事自己的職業,這正所謂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逃避:未必是好選擇
隨著歐盟移民大軍的湧入,選擇離開未必是一條最好的出路,世界之大,處處都將面臨著競爭,選擇離開愛爾蘭,也必將棲息在世界的某一個角落中,同樣會面臨競爭,同樣也會面臨生存的壓力,同樣還需要去重新適應當地社會、學習法律法規。如何提高自身能力,加強自身素質,努力進入愛爾蘭上層主流社會,才是真正的選擇。
近年來,愛爾蘭正是以其技術革新的力量,使其經濟領先於世界各國,對各國技術研究人才也是不惜重金,廣納賢才。眾多IT巨頭、金融業大型企業紛紛前往各大學院校搶奪畢業生市場,一度使愛爾蘭人才失業率居全球榜尾。東歐移民固然如洪水般的湧入,但大多數移民仍從事與體力勞動相關的非技術型產業,由此看來,愛爾蘭各項高端科技領域、機械工程領域、金融行業等領域在未來的幾年裏,仍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援。目前多數中國移民無法進入愛爾蘭主流社會從事高端行業的工作,其根本原因即是自身知識能力與素質還未達到相應的層面,如若中國移民能夠突破知識的頸瓶,他們將會在愛爾蘭市場中更有競爭力,他們也必將得到相應的收穫。
在愛爾蘭社會多元文化發展的今天,正印證了“知識是力量的源泉”這個硬道理,部分中國移民已經透過自身的努力獲得了今天的成功,它們的成功也必將會給後批的在愛華人提供更多的借鑒作用,我們有理由相信,愛爾蘭的中國移民,明天會更好。(摘自愛爾蘭《新島周報》 作者:楊昊文)
。歐盟:2007年1月1日定為保、羅兩國加入歐盟的日期
歐盟委員會一名官員表示,委員會將于下周二公布計划,預將2007年1月1日定為保加利亞和羅馬加入歐盟的日期,而非此前廣為預期的2008年。
周五一份歐盟委員會報告草案表明,歐盟執委會將制定改革目標,要求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在加入歐盟后避免遭受制裁。
此份草案中稱,從2007年1月1日起,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必須實現進一步的發展,以完成獲得成員資格的准備工作,同時須展現出其遵守歐盟條約和法律的能力。
。歐洲議會:羅保兩國欲入歐盟須視改革表現
大紀元9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秉鈞布魯塞爾二十二日專電)歐洲議會今天警告,如果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想要如期加入歐洲聯盟,則應完成必須的改革。
歐盟執委會主管擴大事務執委雷恩,即將於二十六日提交歐洲議會有關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為加入歐盟所進行改革的最新審查報告。
歐洲議會今天指出,它的成員雖大力支持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加入歐盟,但必須注意兩國被要求進行的改革,是否已完成。
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計劃明年一月一日加入歐盟,但因在農業與司法等領域的改革不足,已令歐盟懷疑兩國是否能如期入盟。
去年四月歐洲議會已決議,同意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明年一月一日加入歐盟,但同時要求兩國在入盟前完成改革工程。
歐洲議會表示,它目前的立場是,希望歐盟與保加利亞及羅馬尼亞都應信守承諾|歐盟會員國及時完成兩國加入歐盟條約的簽署工作,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則持續它的改革。
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分別在一九九五年六月及十二月申請加入歐盟,並在二零零四年十二月與歐盟完成納入歐盟的談判。二零零五年歐盟並與兩國簽訂入盟條件協議。
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6/9/22/n1463505.htm
。德國醞釀成立歐美自由貿易區
【大紀元9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二十日專電)為了因應中國崛起的競爭,德國內部醞釀歐盟與美國成立自由貿易區的呼聲正逐漸增加。德國國會歐盟委員會主席、與總理梅克爾同屬基民黨的魏斯曼在今天的德國「畫報」表示,歐美自由貿易區對明年上半年接任輪值主席的德國而言,可說是偉大的計畫。
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布洛克(Elmar Brok)也指出,這是德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的重點。
歐盟執委會主席巴洛索和德國總理梅克爾也支持歐美加強貿易合作。巴洛索說,歐洲與美國本來就應深化外貿關係,充分利用雙方企業和消費者的潛力。
該報指出,如果美歐成立自由貿易區,將包含七億的人口和全球生產毛額的六成,足以抗衡中國和印度。
為了因應中國商品傾銷和科技急起直追,近來德國建議歐美合作以維繫西方共同價值和利益的呼聲愈來愈多;例如明鏡週刊記者史坦佳爾特(Gabor Steingart)在最近出版的一本引起各界矚目的新書「爭奪財富的世界大戰」裡,就建議歐美成立跨大西洋的自由貿易區。
9/20/2006 10:27:07 PM
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6/9/20/n1461078.htm
。歐美日願意讓步挽救世貿多哈談判
【大紀元9月22日訊】(美國之音2006年9月21日報導)歐盟駐世貿組織代表特羅楊透露,曼德爾森將於下星期訪問華盛頓,向美國官員說明歐盟的立場。
特羅楊批評美國在11月份國會中期選舉之前害怕得罪農業利益集團,不敢在削減農產品補貼的問題上採取強硬立場。他表示,美國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做出足夠的讓步,這是導致多哈回合談判陷入僵局的主要原因。
*約翰斯:美國已作出了足夠讓步*
美國貿易代表施瓦布說:“美國已經說過,美國提出的條件是可以談判的。如果市場准入的談判有更大的空間,美國甚至準備在削減國內補貼方面做出更大的讓步。”
不過,美國農業部長約翰斯卻展現出更為強硬的立場。他表示,美國去年10月已經在削減農產品補貼的問題上做出了足夠的讓步,但是卻沒有得到歐盟方面的類似的回應。
約翰斯說,下星期他將向來訪的歐盟貿易專員曼德爾森傳達美國方面簡單明確的信息,那就是,歐盟需要開放市場。
儘管歐盟、美國和日本都表示有意做出進一步讓步,挽救多哈回合貿易談判,但是工業化國家和農業出口國在經濟利益方面的巨大衝突,以及工業化國家內部的分歧使得全球自由貿易的多邊談判前景黯淡。
歐盟駐世貿組織的代表特羅楊對於發達國家做出的進一步承諾感到高興,表示2007年以前完成多哈回合談判的前景又露出一線曙光。但是他很謹慎地表示,成功和失敗的可能各佔50%。
(http://www.dajiyuan.com)
9/22/2006 1:50:08 PM
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6/9/22/n1462515.htm
。歐盟各國將援助歐陸非法移民嚴重國家
【大紀元9月22日報導】(中央社芬蘭坦培里二十一日愛斐電)歐盟二十五國今天在此間達成共識,認為有必要對非法移民問題最嚴重的幾個國家施以援手。但是各國也要求要儘速遣返非法移民以杜絕亂源。
根據歐盟官員對愛斐社記者透露,在經過冗長的辯論後,歐盟各國內政部長共同決定,將支援飽受非法移民壓力的西班牙、義大利和馬爾他等國。
而歐盟輪值主席國─芬蘭提出的一項建議也廣受與會者支持,這項建議是歐盟提供經費來支付相關國家用以分辨非法移民和申請庇護者的費用。
此外,歐洲安全、自由和正義委員會主席佛拉第尼也表示,有可能動用為應付天然災害和恐怖攻擊而設立的歐盟聯合基金,來支應移民問題上的緊急狀況。因為他認為移民在「飄流海上死亡」就是一種人類的災害。他的說法也受到義大利和西班牙的支持。
但同時,與會各國也堅持,有必要對非法發出強烈的訊息,那就是儘速且有效的遣返非法移民,以使那些循不正當途徑進入者了解,他們是不能在歐洲大陸逗留的。
9/22/2006 3:10:03 PM
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6/9/22/n1462910.htm
。積極面對中國挑戰 歐盟將提出新外貿戰略
大紀元9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十九日專電)歐盟貿易專員曼德森十八日表示,歐盟未來將加強捍衛自己的貿易利益,要求中國遵守貿易規範,十月底前針對中國提出新的外貿戰略白皮書。
「德國金融時報」報導,曼德森在柏林的一場演講上指出,唯有互利,歐盟才能和中國合作,中國必須尊重智慧財產權,不能推動「經濟的民族主義」。
曼德森也宣佈,歐盟執委會十月底前將針對中國提出新的外貿戰略白皮書。
曼德森還要求歐盟各國在面對亞洲時行動一致,例如歐盟對從中國和越南進口的鞋類課征反傾銷稅的爭議上,歐洲北部的國家多贊成自由貿易,反對課征反傾銷稅;反之,產鞋的南歐國家為了在地產業界的利益,要求課征反傾銷稅。
世貿杜哈回合談判失敗,曼德森也表示歐盟將仿照美國的作法,加強與亞洲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他說,歐盟尤其積極與印度進行談判,因為印度對歐洲很重要。
不過對於如何降低貿易壁壘的問題,曼德森明白指出,歐盟認為世貿機制仍非常重要,例如農業補貼的問題,唯有透過世貿才能解決。
9/19/2006 5:05:32 PM
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6/9/19/n1459485.htm
留言列表